首页 文章列表 今日热榜 警惕这些“双11”囤课培训消费陷阱

警惕这些“双11”囤课培训消费陷阱

今日热榜 41 分享

双11的购物车的“重量”,今年变了——有人囤纸巾,有人加面霜,还有人把“终身英语课”“职场PMP班”“儿童编程年卡”塞进了结算栏。从“囤实物”到“囤知识”,是大家对自我提升的热望,但这股“囤课风”里,藏着不少让人大呼“上当”的坑。

上周收到读者小琳的留言:“去年双11花2999买了‘终身写作课’,销售说‘永久更新’,结果今年APP登不上,客服成了空号,连机构官网都没了。”这样的案例不是少数——某消费投诉平台数据显示,近3年双11培训类投诉量涨了40%,“虚假宣传”“机构跑路”占了八成。

最常见的是“终身有效”的大饼。“一辈子能学”听着划算,可小机构没长期运营能力,资金链一断,“终身课”就成了“废课”。还有“低价引流”:某考研机构9.9元“高数基础课”,实则只讲前两章,想继续学?得再交3999元“进阶费”。更坑的是“包过承诺”:“不过退款”说得好听,真没考过,机构要么说“你没完成作业”,要么拿“合同写的部分退”搪塞,能要回钱的没几个。

想囤课的心情能理解——双11折扣大,谁不想“锁”住未来的学习计划?但问题在“冲动”:看到“全年最低”就付款,没查机构资质,没看合同条款,连课程大纲都没翻,就抱着“先买再说”的心态点确认。

作为跑了5年消费新闻的老记者,劝大家先做“三步检查”:查资质——正规机构有“办学许可证”,别信没地址的“小作坊”;看合同——把“终身有效”“包过退款”写进纸里;算需求——你真能每天抽1小时学吗?还是买个“努力的安慰”?

说到底,双11是“买对的东西”,学习也一样。成长从不是“囤”出来的,是每天多学一点的坚持。与其花几千囤一堆“用不上的课”,不如选一门适合的踏踏实实地学——知识的价值,在“学会多少”,不在“买了多少”。

警惕这些“双11”囤课培训消费陷阱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  • 多种配音
   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  • 公司化运作
   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  • 双重备案
   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  • 7*14全天候服务
   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