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媒爆料:印度仿制中国霹雳-15导弹
最近美媒《国家利益》和印度防务新闻网的一则报道,把“中国导弹”和“印度军工业”的话题又拉回了公众视野——这次不是“印度仿制中国武器”的老戏码,而是印度想“借”中国导弹的技术,给自家的“阿斯特拉”空空导弹加个“远程buff”。
今年5月印巴冲突期间,巴基斯坦空军发射的一枚霹雳-15E没起爆,最后落到了印度手里。这枚“完整的样品”让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(DRDO)如获至宝——几个月来,他们一直在拆解研究这枚导弹的核心技术细节。
为啥盯上霹雳-15E?懂行的军迷都清楚,这款导弹的“硬实力”摆在那: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像“动力倍增器”,能让导弹在飞行后期仍保持推力,射程比普通空空导弹远出一截;主动雷达导引头是“精准定位器”,就算目标做高机动规避,也能死死咬住不放;先进数据链则是“空中神经”,能实时传递战机与导弹间的目标信息,打起来更灵活。用DRDO的话说,“霹雳-15E的设计思路值得学习”。
但印度没打算“照抄”——《国家利益》明确提到,他们的目标是把霹雳-15E的技术“整合”到自主研发的“阿斯特拉”导弹里:给“阿斯特拉”换双脉冲发动机,把射程从现有80公里提升到150公里以上;升级导引头的抗干扰能力,让它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“不迷路”;再优化数据链,让导弹和苏-30MKI、“光辉”战机的配合更默契。
这个操作一出,网上的讨论立刻分成了几派:有网友调侃“印度这是捡了个‘技术快递’”,有军迷理性分析“霹雳-15E的双脉冲技术确实是行业标杆,印度想补‘阿斯特拉’的短板也算务实”,还有人关心“印度要是把‘阿斯特拉’升级成远程导弹,会不会去周边市场抢生意”。
其实说到底,这事的本质就是各国在空对空导弹领域的“技术内卷”——印度想借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板,而中国导弹能被盯上,本身也说明我们的技术实力已经站到了全球第一梯队。至于印度能不能把这些技术真正“消化”,让“阿斯特拉”导弹脱胎换骨?那就要看他们的研发转化能力了——毕竟,“借鉴”容易,“转化”才是真本事。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-
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-
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-
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-
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-
7*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推荐样音
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
关注【客服微信】
听最新案例,新客礼包等你拿!
提交成功
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,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
你也可以注册,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,在线接单配音。(7 X 24小时主播接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