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文章列表 今日热榜 无人机低飞观鸟撞死大雁民警回应

无人机低飞观鸟撞死大雁民警回应

今日热榜 71 分享

清晨六点的重庆某湿地公园,薄雾裹着青草香飘在湖边,一群大雁正低头啄食浅滩的水草——上周六的这幕静好,突然被一阵“嗡嗡”的无人机声劈碎。

“我正用望远镜追拍那只带褐色颈环的大雁,就听见‘咚’的一声!”目击者陈哥是本地观鸟论坛的老版主,他说当时无人机飞得特别低,“离水面最多两米,操控的小伙子蹲在岸边,眼睛盯着手机屏幕,明显是想拍大雁‘抬头的特写’。”

被撞的大雁翅膀瞬间耷拉下来,扑腾着滚进芦苇丛,羽毛掉了一地。等陈哥跑过去,它已经没了呼吸。“小伙子慌得手都抖了,把无人机往背包里塞,嘴里念叨‘我就想拍张清楚的’。”陈哥掏出手机拍了视频,“不是要讹他,就是想问问:好好的观鸟,怎么变成了‘伤鸟’?”

这事很快在“渝州野趣”论坛传开,网友炸了锅:有人骂“没素质”,有人替小伙子喊“无心之失”,更多人在问——无人机观鸟到底合不合规?民警的回应,昨天下午终于来了。

“接到报警后我们立刻找到操作者杨某,24岁,摄影爱好者。”辖区派出所的王警官说,杨某承认自己为了拍“大雁的眼睛”,刻意把无人机降到了“能看清羽毛纹理”的高度,“他说没想到大雁会突然从草丛里钻出来,以为‘慢飞的无人机,鸟会躲开’。”

民警已经联系林业部门鉴定大雁种类:“如果是国家‘三有’保护动物(有益、有经济价值、有科研价值),杨某可能面临500-1000元行政处罚;即使是普通大雁,也会批评教育,让他签《规范使用无人机承诺书》。”

争论跟着回应涌得更凶——

有人共情杨某:“谁没犯过‘想拍好照片’的蠢?我上次为了拍山雀,爬树差点摔下来,换成无人机也就是工具的区别。”但更多声音指向“边界”:

“观鸟的核心是‘无干扰观察’!”本地观鸟协会的王姐急得直拍桌子,她上周刚在南山碰到过类似情况,“有人举着无人机追着朱鹮拍,把鸟吓得飞出去三公里,连巢穴都不敢回。”

无人机低飞观鸟撞死大雁民警回应

还有网友翻出旧账:“去年北碚缙云山,无人机撞翻了孵蛋的野鸭子,窝都毁了,最后赔了两千块。”更有家长留言:“上周我带娃去公园,无人机就在头顶一米晃,差点碰到孩子的头——不仅伤鸟,还伤人!”

其实这事的本质,哪里是“无人机”的问题?是我们对“热爱”的理解偏了。

陈哥拍了十年鸟,他的相机里有几千张大雁照片,但没有一张是“凑到跟前”拍的:“我最远用过长焦镜头拉300米,拍出来的大雁眼睛里有光——那是它没被打扰时的样子,比‘贴脸拍’的特写珍贵一万倍。”

昨天傍晚我联系上杨某,他声音里带着哭腔:“我刚买无人机不到一个月,以为‘低飞=清晰’,根本没想过会杀了一只鸟。现在每天都在等结果,要是真违法,我愿意赔。”

民警的提醒更实在:“就算不是禁飞区,野生动物栖息地也该保持至少5米飞行高度;要是碰到鸟群,赶紧把无人机拉高——别为了一张‘好看的照片’,变成伤害的源头。”

此刻的湿地公园,湖边的大雁还在照常觅食,风里飘着芦苇的味道,只是少了一只。它的死亡像根细针,扎在每个“爱逛、爱拍、爱观察”的人心里:

真正的喜欢,从来不是“逼近”或“占有”,而是“远远站着,让它好好活着”。

杨某的结果还没出来,但希望这件事能给所有人提个醒:当你举起设备的时候,先停一秒——会不会打扰到眼前的生命?会不会越了界?

毕竟,最美的风景,从来都在“分寸”里。

无人机低飞观鸟撞死大雁民警回应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  • 多种配音
   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  • 公司化运作
   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  • 双重备案
   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  • 7*14全天候服务
   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更多